魔鏡歌詞網
魔鏡歌詞網 > 歐美歌手 > John Lennon( 約翰藍儂 ) > Plastic Ono Band.

John Lennon( 約翰藍儂 )


專輯歌曲
專輯介紹
專輯列表
歌手介紹

 
 
 
 

【 Plastic Ono Band. 】【 英文 】【 2010-11-11 】

專輯歌曲:
1.Mother

2.Hold On

3.I Found Out

4.Working Class Hero

5.Isolation

6.Remember

7.Love

8.Well Well Well

9.Look at Me

10.God

11.My Mummy's Dead



專輯介紹:

1969年6月,一場空前的戶外音樂會在加州蒙特萊舉行,(Monterey Pop Festival),許多當時名燥一時的搖滾樂手都參與這一盛會,當時的現場也被拍攝成電影,它緊緊結約翰-文斯頓-列儂1940年10月9日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一個工人階層家庭裡。列儂的父親在小列儂只有3歲時就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因此,列儂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於沃爾頓郊區的姨母家裡,可能是由於失去了父親的緣故,列儂在姨母家時一直是一個很不聽話而且反抗性格極強的孩子。他經常逃學,也不好好做作業而是在作業本上亂寫亂畫。16歲時,在姨母的極力勸說下,列儂所在中學的校長同意為他寫一封推薦信,這樣他就可以前往利物浦的藝術學校學習。

  進入這所藝術學校之後,列儂很快喜歡上了音樂,還購買了一隻吉他,並於1957年年初在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它正是幾年後名噪一時的披頭士樂隊的前身。在樂隊逐步發展的十年時間裡,列儂一直擔任樂隊的主要歌手和詞作者,與他一同負責歌曲創作的還有保羅-麥卡特尼。儘管他們兩人僅共同創作了幾支披頭士樂隊最著名的歌曲,但卻一直保持著非常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承諾為樂隊的發展投入全部的創作才華。在樂隊組建後期,列儂所寫的歌曲大多充滿神秘色彩,而麥卡特尼的歌曲則更傾向於流行樂。到了 60年中期,列儂成為樂隊中第一個吸毒的人,他還鼓勵其他人和他一樣學習喻咖功。

  在組建披頭士樂隊後不久,列儂就與音樂學校的一名女同學辛西婭-鮑維爾結婚,並與她於1963年生下一子,取名朱利安。但是,兩人的婚後感情卻非常不穩定,尤其是在列儂公開與美籍日本女子小野洋子約會之後,夫妻感情日漸冷淡。1968年,辛西婭與列儂離婚,使得列儂終於得以與洋子共同生活在一起。與此同時,就在披頭士樂隊於1968年成功發行了被譽為 「白金唱片」的「The Beatles」之後,列儂與洋子還發行了他們共同創作的唱片「Two Virgins」。由於其封面是列儂與洋子的裸照,因此很多音像商店都禁止出售這張唱片。此後,列儂與洋子的關係漸漸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很多記者都猜測洋子「控制」著列儂的生活,因而對當時正受到公眾喜愛的披頭士樂隊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儘管如此,1969年春天列儂還是與顯然已懷有身孕的洋子一起前往歐洲「度蜜月」,並於3月20日在直布羅陀結婚。1969年5月,這對新人回到英格蘭,但不久洋子就流了產,後來類似的情況又發生過幾次。為了擺脫失去孩子的痛苦,列儂與洋子在極短的時間內錄製了兩張唱片,其中一張名為「婚姻金曲」,其B面全都是列儂與洋子相互叫喊對方名字的叫嚷聲。1969年夏天,列儂還與洋子一起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參加9月份舉行的一次搖滾音樂節,當時的場面非常熱烈,後來列儂的演出錄像還進行了大範圍的轉播。

  列儂是一個堅定的反越戰主義者,為了向世界發出這種呼聲,他居然採用了一種看似非常偏激的方式,他和大野洋子在阿姆斯特丹舉行了著名的「為和平而臥床「(Bed-in For Peace)」,他們的口號是「給和平一個機會」,他們向全世界發出呼籲「武力不會對和平有任何幫助,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躺在床上一星期而獲得和平,在尋求和平的各種方法中這是最簡單又最有效的。」他們這種行為引起世界的極大關注。人們眾說紛紜。但難以否認的是:他們的行為引起了人們對反對戰爭的極大關注。

  就在列儂與洋子的合作越來越多的同時,他與披頭士樂隊其他成員間的合作卻日益減少。1969年年底,列儂通知其他成員說他準備離開樂隊,但由於他當時正與EMI商談簽約的事宜,因此有關離開披頭士的決定一直處於保密之中。這時的列儂還開始更多的參與政治,他向各個城市呼籲結束越戰的音樂公告牌評選機構捐款,而且還拒絕接受英國女皇頒發給他的獎金,以作為對英國幫助美國的抗議。

  直到1970-年2月,列儂才開始重新回到音樂創作中來,他創作的「Instant Karma'成為當年最著名的十大歌曲之一。兩個月後,麥卡特尼在發行自己的第一支單曲的同時正式宣佈披頭士樂隊解散,這一舉動讓列儂感到非常氣憤,因為是他首先表示要解散樂隊,而且他認為這一消息應該由自己宣佈才對。於是,在後來的歌曲創作中,列儂一直將麥卡特尼視作敵人,並創作了好幾首表達自己憤怒之情的歌曲。

  1971年春天,列儂與洋子移居美國紐約,他們當時居住的公寓後來都成了人們參觀的地點。到達美國後,列儂很快便融入美國社會,他與名為「芝加哥七人團體」的激進組織打得火熱,並非常熱衷談論政治問題。那年秋天,列儂發行了他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單曲「Imagine」,該樂曲涉及到了他個人的一些問題以及一些政治問題,由於風格與他以往的作品不太相同,更容易令樂迷接受而成為最流行的曲目之一。

   1972年年初,由於美國移民局以1968年列儂因持有大麻被定罪拒絕為他頒發工作許可證,列儂開始了與美國移民機構的鬥爭。他與紐約當地的激進樂團共同創作了一些純屬政治作品的歌曲,這些歌曲無論是從商業還是從藝術角度而言都沒有獲得成功。1973年,美國移民局下令要求列儂離開美國,但遭到了他的拒絕。

  1974年列儂與洋子分居,並一個人移居洛杉機。在後來的兩年內,列儂染上了很重的毒癮,並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晚宴和夜總會等場所。在這期間,列儂與艾頓-約翰相識並成為好朋友,兩人共同創作了名為「Whatever Gets You Through the Night」的歌曲,這是列儂1974年東山再起後的成名作。1974年感恩節的夜晚,列儂與艾頓-約翰一同出現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為觀眾獻藝,但這次的公開亮相卻成為列儂一生當中最後一次公開表演。

  到1975年年底,列儂的感情生活開始出現轉機,在艾頓-約翰的幫助下,他與洋子之間的分歧有所緩和,同時令他感到高興的是,那年10月美國一家上訴法院推翻了此前美國移民局要求列儂離開美國的命令,這多少也讓列儂感到如釋重負。 1976年,洋子再次懷上了身孕並於同年10月9日(這一天正好是列儂本人的生日)生下了孩子希恩。此時的列儂已宣佈退出樂壇專心照顧希恩和家庭,而洋子則負責處理列儂商業上的事情。列儂說:「從15歲起我就投身於音樂事業,現在我太累了,我已經做了我該做的,叫別人在這裡開始吧!」列儂搖身一變,成了標準的愛家好男人,他們經常全家出國旅行,這大概是列儂一生中最平靜和安詳的階段。

  1980年年初,列儂宣佈復出樂壇並簽署了新的歌曲創作合同。同年夏天,他與洋子再次合作錄製了一張新唱片「Double Fantasy」,該唱片於當年11月正式發行。由於這張唱片獲得了一定的好評,人們都認為列儂這次一定會東山再起。但誰知就在這一年的12月8日,列儂卻被一名樂迷射倒在自家門口,據稱這名精神不太正常的樂迷當時向列儂開了好幾槍,致使他在幾分鐘之後就身亡。後來這名樂迷被警方抓獲並被判終生居住在精神病院裡。12月14日下午2點,全球的列儂樂迷集體為他致哀10分鐘,他的意外身亡也使得「Double Fantasy」等唱片在全球的銷量出現飆升。

  在列儂死後的數年內,他的影響和聲譽與日俱增。直到80年代中期,列儂生前沒有發行的一些曲目陸續面市,他在1972年參加的一次慈善演出的錄像也被很多樂迷進行了收藏。另外,為了紀念列儂,披頭士樂隊的幾位創始成員還於1995年重新錄製了70年代期流行的幾首老歌,這末些歌曲後來都作為新歌登上了1996年的排行榜。

  跨過2000年,「列儂熱」重新興起。大量有關這位文化偶像的書籍出版,其中比較著名的有Geoffrey Giuliano的《Lennon In America》、Robert Rosen的《Nowhere Man:The Final Days Of John Lennon》、《Lennon Remembers:The Full Rolling Stone Interviews From 1970》。可以說列儂和他的披頭士樂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並且將繼續影響下去.